图书馆
 新闻  本馆概览  读者服务  电子期刊  电子图书  特色馆藏  共享资源  焦作特色数据库  学科导航  悦读在线  党群工作  校务公开 
当前位置: 首页>>悦读在线>>书评在线>>正文
文章内容页
戴锦华谈文化研究:我们身陷“镜城”需要“破镜而出”
2018-12-06 08:52   互联网

戴锦华老师与著名作家、影评家毛尖,青年学者孙柏对谈“破镜而出”

戴锦华老师与著名作家、影评家毛尖,青年学者孙柏对谈“破镜而出”

被誉为“中国苏珊·桑塔格”的戴锦华教授出身于北大中文系,曾在中国电影第四代和第五代崛起时任教于北京电影学院。戴老师有着深厚的文学与电影学养、广博的阅读量和阅片量,同时,她还永远站在时代潮头,关注着当下脉动,这使她在身为中国性别研究、女性文学研究,电影与文化研究先驱者的同时,一直与时俱进,保持着超高的人气,其智慧与锋芒已成学界“传奇”。

近年来,戴锦华教授的三部代表性著作《雾中风景》《浮出历史地表》《隐形书写》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以精装再版,引发了学界和读者的普遍关注。三本重量级的专著,分别代表了戴锦华在电影研究、女性主义批评和文化研究三个领域的开拓性贡献,至今都是相关研究必须参考的经典论述。

11月24日,戴锦华老师与著名作家、影评家毛尖,青年学者孙柏,围绕着戴锦华的学术生涯,对电影、文学、性别和文化研究等话题进行了题为“破镜而出”的精彩对谈。

为了解决对社会的困惑,从电影拓展到文化研究

一向口舌犀利的毛尖用“充满淫欲”形容戴锦华,“她四十年来一直在最前沿和最新的文化思想打交道,把各行各业都抚摸了一遍。她的工作让很多领域显得非常丰富,而且非常有层次。”

如何从一个电影研究者“演变”为文化学者,戴锦华回忆起自己走过的道路:“八九十年代的时候中国社会的剧变,对于你们来说都是史前史,非常非常遥远,对于我来说那是个人生命和中国历史的一个大跌荡和大转折的时候。我们曾经对中国、对历史、对文化、对世界有一种理解,我们按照我们的理解去参与、去推进、去创造。结果没有想到,我们的参与召唤出来了我们从来没有想过的‘怪兽’,突然世界变得很陌生,中国变得很陌生。那个时候我真的会半夜无眠,坐起来开始痛哭失声。就是因为一切曾经你认为你依凭的东西都破碎了,朋友们风流云散,你不再知道你的位置,你不再知道你的未来,你觉得你的语言是如此没有意义……”

在这种剧变的情形下,戴锦华做出“转移视野”的尝试,离开电影学院转入北大,“看一看正在发生着的那些坦率地说我并不喜欢的东西,比如图书市场的出现、商品化的过程、当时的新媒体、广告……我想通过它们来试一试能不能够回答我的生命的困惑,我对社会、对文化的困惑。”在这种探索的过程中,戴锦华找到“文化研究”的方向,“我明确了我所做的,是对文化工业、对大众文化,包括对电影在内的文化现象,透过它们看中国和世界的政治经济的变化,然后通过这样一种透过文化把握政治经济的脉络或者走向,进而再度把自己摆回到社会之中去。”

文化研究的结果使戴锦华的视野得以拓展,《隐形书写》等作品就是这样跨学科的成果,“它们把我带出了学术困境,也把我带出一个可能性,就是我继续作为一个电影学者,会以越来越成熟的、自己的模式去自我复制。”作为戴锦华的学生,孙柏深有感触:“每次读戴老师的书,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体认,她的文字是蕴含着一种巨大的丰富性,会给你不断带来不同的灵感。”孙柏认为,《隐性书写》等作品是中国文化研究中具有开辟性的著作。同时,又有着经典的示范性,这种经典的示范性主要在于她其实提供了一个进入到我们的现实,进入到我们的社会文化的状况当中的一种路径。

做“下流学者”非常快乐

戴锦华的著作之所以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很大程度上因为她关注的都是时下最“流行”的文化现象,既有鞭辟入里、条理清晰的分析,又通俗易懂不掉书袋。毛尖形容戴锦华的文字具有“漫长的青春性”,一方面,“即使她二十年前写的东西到今天依然具有现代性,今天阅读依然有巨大的意义”,另一方面,“她对于任何微末的事物都抱有最起码的好奇和兴趣,始终保持好奇性。对于很多微末的事物都会有一种身体性、体感的认同,这种认同在她的著作里面会有充分的表现。”

戴锦华表示,写作于自己是自然而然的事,“当我选择每一个题目的时候,是因为我自己的生活和生命有那样的困惑和有那样的渴求。对我来说是一个活着的过程,是一个游戏的过程,是一个迷恋的过程,是一个给自己解惑的过程。”比如她曾经有三四年的时间沉迷于吸血鬼文化,沉迷于作为思想史、作为文化史、作为电影史的吸血鬼文化。“把吸血鬼作为这样一个入口,在那个过程当中我非常快乐。很好玩儿的是,这个题目什么都没产生,我乘兴而来,尽兴而归。但是我不觉得我浪费了我的生命,因为我不是为了产出一些论文或者一些专著而活着,因为这本身是生命的汲取和创造生命快乐的一部分。”

孙柏形容这样的研究是“下流”,“中国的知识分子可以大致分成两类,一类是向上走的,另一类就是像戴老师这样向下看的。”戴锦华认同“下流学者”的表扬,“我们向下走、向下流,我们觉得我们能够跟多数人在一起,和他们一起去看世界、看电影、看文化、看社会,我觉得特别简单的就是,我会比较安心,我会比较快乐,我会比较踏实,我会觉得活着是有意思的。”

我们现在身陷“镜城”,需要“破镜而出”

对于时下乱花迷人眼的文化现象,戴锦华用“镜城”一词形容,“我们在中国的文化经验内部,我们经常处在一个‘镜城’状态。我之所以用‘镜城’这个词,是因为无数面镜子相互映照,以至于我们丧失了真实的空间和时间感,以至于我们不能度量和判断。在中国,我们的结构不断在摧毁,不断被形构,新的结构出现的时候,一些光怪陆离的、美妙动人的新的镜像出现,我们又被迷惑或者被激怒。这是非常真切的体验,《雾中风景》也罢,《隐形书写》也罢,我都是在这样表述。我觉得在某种意义上我得益于这样的一种观察。我努力去体认不同的镜像的虚幻性。对于不同的镜像,由于他们的不同境况的存在,他们的画面怎样被切割,怎么因为残缺而又自我完形变成一个谬误的结论,我试图通过不同的镜像尝试寻找后面有没有一些结构性的东西。这是我的核心隐喻,但也确实是我始终的研究思路。”

对于如何在“光怪陆离”中保持清醒,戴锦华再次推荐她主持翻译的《蒙面骑士:墨西哥副司令马科斯文集》一书。“马克斯自己很喜欢用镜子做隐喻,但是他有一句话真的让我有一种豁然开朗之感:你从镜子这边看永远看到的是自己,但是你绕到镜子背后,只需要在背面滑一下,镜子的涂层掉了,就变成了玻璃。不是透过玻璃就看到真实,镜子是用来迷惑人的,而玻璃是为了让你打破的。当你发现这个被幻象所迷惑的怎么走不出去的地方,其实你只要打碎它就好了。所以今天我用了‘破镜而出’这个题目,也是要跟大家分享,我们不光是不要限于谜局,同时我们也不要困于那种谜局。我发现好像到处都是幻象,今天的概念又有不一样的意思,比如VR,当你自己带上VR眼镜,当你真正看见,同时你拒绝再看的时候,怎么办?更简单,就是摘下眼镜来,外面就是相对真实的世界。”

有读者问戴锦华如何看待当下的新媒体、短视频等现象,比如一些低俗内容流行、低阶层的使用者更多,戴锦华分析说,“使用者是低阶层的人,他们所提供的作品本身是不是就构成了对他们生活的再现?他们要对自己的生活构成真实的再现还需要什么东西?因为现在我们说他们低俗,说他们粗野,说他们搏出位不择手段,他们其实是在今天整体社会对这些低阶层的已然几乎是定形的想象之上来复制他人对他们的想象,才能够赢得点击、观看,搏出位。所以在这个意义让说,是相反的。”另外在数码时代最大的问题,就是无论你做什么,都面临海量的信息,弱势群体的东西在大数据的操控下,很容易就被淹没,“新媒体仍然给了他们可能性,所有的这些东西一定是充满矛盾的、混乱的、杂芜的,但是希望在这些混乱和杂芜当中。”

《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  戴锦华  北京大学出版社

《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 戴锦华 北京大学出版社

戴锦华作品

《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

本书是戴锦华教授文化研究领域的经典代表作,详细铺陈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当代文化的种种面向,从高雅艺术到大众文化,从精英到市井,在书中都有精彩描述。更为重要的是,戴锦华教授从各种扑朔迷离的现象中勾勒、提炼出中国当代文化的成因、本质与走向,拓清了身在其中的各种文化迷障,找到属于这个时代的、隐形渐显的文化内涵。。

对于读者来说,本书能够带领我们重温或新识90年代中国社会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因此它首先是一本有趣、好读甚至充满“怀旧感”的书。其次,它还能让我们从现象中看出本质,从迷障中找到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说,这又是一本关系到我们每一个当代中国人心灵托付、精神归依的带有强烈“启世感”的书。

《浮出历史地表:现在妇女文学研究》  戴锦华  北京大学出版社

《浮出历史地表:现在妇女文学研究》 戴锦华 北京大学出版社

《浮出历史地表:现在妇女文学研究》

《浮出历史地表》是系统运用女性主义立场研究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史的经典著作。借助精神分析、结构、后结构主义理论,本书以作家论形式深入阐释了庐隐、冰心、丁玲、张爱玲等九位现代重要女作家,同时在现代中国的整体历史文化语境中,勾勒出了女性写作传统的形成和展开过程。理论切入、文本分析和历史描述的有机融合,呈现出女性书写在不同时段、不同面向上的主要特征,及其在现代文学史格局中的独特位置。本书自1989年问世后产生了广泛影响,被誉为中国女性批评和理论话语“浮出历史地表”的标志性著作。

《雾中风景:中国电影文化1978—1998》  戴锦华  北京大学出版社

《雾中风景:中国电影文化1978—1998》 戴锦华 北京大学出版社

《雾中风景:中国电影文化1978—1998》

《雾中风景》涉及的电影现象贯穿了中国新时期20年历史——自1970、1980年代之交的斜塔望出,经过1980、1990年代之交的无地彷徨,绵延穿过整个1990年代,终了于新世纪将临未临之时。这是中国社会历史性转轨的20年,电影作为文化表征,折射出的是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症候。作者以自己对这个时代的体认,依靠对理论武器的娴熟运作及对电影文本的敏锐感知,用绵密的意象,勾勒出这个时代的图景,已成为研究新时期电影的必备文本。(新浪读书)

版权所有:bet365备用网址器-图书馆